在7月21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(CPIA)主办的“2020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” 上,伍德麦肯兹高级研究顾问孙晓晶博士带来了主题演讲《新国际形势下的光伏产业布局》*,就新冠疫情、国际贸易局势(中美、中印)等热门话题分享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。
*提交右侧表格,下载完整版演讲报告。
新冠疫情对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及供应链的影响
伍德麦肯兹预计,受疫情影响,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减弱,新增装机预测下调至108.5GW,较上一季度预测数据下调18%。各国为抗击疫情所采取的封锁令等措施,对光伏需求、生产制造、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都造成了冲击。与此同时,全球经济正走向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。然而,由于光伏储备项目规模庞大,市场有望于2021年复苏。
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光伏供应链市场
伍德麦肯兹预计,2020年,美国光伏需求将增加至17.8GW,2021年至2025年间的发展较为平稳。
2019年,从中国进口至美国的304MW光伏组件中,95%的组件于下半年出货,且86%的组件集中于第四季度出货。中国组件进口的时间与双面组件豁免201条款的时间相吻合。这一趋势在2020年还在延续。今年1月至5月,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容量为816MW,接近2019年全年进口总量的三倍。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:双面组件获得关税豁免、ITC(联邦投资税收抵免)安全抵港、中国市场生产成本较低。
印度市场前景预测及保障性关税所产生的影响
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封锁措施将导致2020年印度光伏需求降至8.9GW。疫情之后,预计印度市场将于未来五年内实现显著增长。
2020年6月9日,Adani Green Energy公司中标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8GW容量光伏项目合同,将于2022-2025年内新建8GW容量。该项目有望促使印度本土生产的光伏组件市场份额从当前的20%增至2025年的40%。
尽管拥有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,但印度光伏组件的竞争力仍堪忧,其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约30%。即使需缴纳25%的关税,从中国进口组件依然是最便宜的选择。然而,在中印贸易关系因边境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况下,保障性关税政策、当地成分要求、附加基本关税等措施或将令中国组件制造商面临被动的局势。